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26日電(陳靜 徐敏)正值春節到來前夕,上海德濟醫院的病房里出現了溫馨的一幕,“謝謝醫生,讓我以后能重新站起來!”家住上海靜安區的張阿姨,對著王杰主任,連聲道謝。
頭暈嘔吐背后的“元兇”竟是延髓脫髓鞘疾病
2個月前,64歲的張阿姨突然出現了頭暈、嘔吐的情況,隨即被家人送到附近醫院就診,以“腦梗死”進行治療后,頭暈嘔吐有所緩解。接著張阿姨的右腳又開始麻木、全身無力,于是又轉到三甲醫院接受核磁共振、PET-CT等診治,被診斷為“腦干腫瘤”!澳X干腫瘤”這四個字,對于張阿姨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家屬陪同張阿姨去了北京的醫院,醫生建議做穿刺活檢,開顱探查,但風險極高,稍有不慎可能會導致四肢癱瘓甚至影響呼吸,危及生命。但若不采取進一步措施,張阿姨的病情會持續惡化。正當家屬進退兩難的時候,醫生推薦其考慮可以用先進的手術機器人ROSA給予微創化診治,于是張阿姨和家人來到以腦科專業為特色的上海德濟醫院進一步就診。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分析,醫生認為張阿姨極有可能不是“腦干腫瘤”壓迫神經而引發的頭暈嘔吐癥狀,極有可能是“延髓脫髓鞘病”。
延髓脫髓鞘病也稱脫髓鞘腦病,發病時損害腦干是非常嚴重的,可侵害整個中樞導致神經功能損害,若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受損神經會復發和遲發多病灶硬化或軟化、腦萎縮且再度損傷神經繼發癡呆或癱瘓。
多學科聯合救治,讓她從“躺平”到站立
像張阿姨這樣既罕見又棘手的病例,到底要手術治療還是藥物治療?這是醫生將要面臨的難題。
王杰主任憑借多年的經驗分析,活檢的風險很大,更加傾向于藥物治療。為了保證藥物治療的安全穩妥性,神經外科團隊給張阿姨先施行藥物的實驗性的治療,結果發現,藥物治療是有效的,而且張阿姨沒有出現不良反應。
征得其家屬同意后,決定采用藥物對張阿姨進行長期保守治療。之后的2個月,醫院的神經外科團隊、神經內科、放射科、高壓氧科等多學科團隊進行密切配合,在完善的治療計劃下,給張阿姨進行了腰椎穿刺活檢以及多次的藥物激素治療。接受治療至今,張阿姨從四肢癱瘓無力的狀態,到手腳開始有勁,并且雙腿開始站立行走,她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我還以為今后都需要別人全程照顧了,那太連累家人了!睆埌⒁绦χ袔I,感慨連連。
經常性頭暈嘔吐 要警惕腦部病變
采訪中,上海德濟醫院神經外科王杰主任表示,腦部病變種類繁多、復雜,比如說腦梗塞、腦腫瘤、神經瘤、腦膜瘤等等,而且很多臨床癥狀的相似性很強,很難辨別。如果經常惡心嘔吐、頭暈頭疼,按照一般方法治療沒有效果的話,要引起高度重視,有可能是腦部相關的疾病,應盡快去正規的?漆t院檢查治療。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陳靜